-->
说起CAR-T疗法,它有多年的研究历史,只是最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上的新型细胞疗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舞台上,CAR-T免疫疗法可以说是闪亮登场,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想知道自体细胞免疫疗法可靠吗?小医今天就带您认识一下自体细胞免疫疗法风险是什么。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可靠吗
CAR-T疗法的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原理是应用患者自身的T淋巴细胞,经过实验室重新改造,装载上具有识别肿瘤抗原的受体及共刺激分子,体外扩增后再次回输入患者体内,从而识别并攻击自身的肿瘤细胞。
在2014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CAR-T细胞治疗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取得了显著疗效的报道大放异彩,给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希望之光。
2017年美国当地时间7月12日,FDA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以10:0的全票批准一种“CAR-T”疗法药物上市。这种“药物”是一种代号为CTL019的细胞,适用人群是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复发性或难治性儿童患者和年轻患者。这是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临床的CAR-T治疗产品。
这意味着,世界上最严格的药物监管体系明确认可了细胞免疫疗法的效果。但是,在国内,这一疗法仍然被政策所限制。
2019年3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体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将医疗机构作为细胞(以下均为非生殖细胞)治疗研究、制备、转化的责任主体,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应用可以在备案后进行,并允许转化应用阶段收费。
办法对备案的医疗机构要求明确,需要符合6条要求,除必须是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外,还要承担过省级以上体细胞治疗研究项目、有依据国家规范制备细胞的能力等。但事实上符合如此高要求的医疗机构并不多,所以细胞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在国内是仍被限制的。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风险是什么
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原理是通过构建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经基因转导使T淋巴细胞表达这种嵌合抗原受体,特异性地识别靶抗原从而杀伤靶细胞。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要实现靶向杀伤癌细胞,同时又避免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临床试验和应用中,细胞疗法的新问题不断。除了难以进入致密的实体瘤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脱靶效应、神经毒性、过敏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肿瘤溶解综合征等。其中最严重的就是CRS,这是一种致命的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
但对于CRS,今年5月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两篇研究,都显示CRS是可以被抑制的!
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模型,模拟CRS的发生条件,从中筛选到一种导致CRS反应的关键分子——IL-1。进一步找到一种药物anakinra,证实它可以通过抑制IL-1分子防止CRS以及神经毒性的发生。
这两项副作用研究似乎值得高兴,但今年在Nature medicine上还报道了一例CAR-T治疗意外产生的罕见副作用:CAR-癌细胞。
一位患者在CD19靶向CAR-T细胞(CTL019)输注9个月后,复发CD19-白血病,异常表达抗CD19 CAR,最后不幸死亡。研究者最终发现,在T细胞制造过程中,CAR基因被无意地引入到一个癌变的B细胞中,并且其产物与白血病细胞表面的CD19结合,让CAR-T细胞无法识别。
总的来说,虽然上述研究大多尚未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肿瘤细胞免疫的前景是良好的,随着包括FDA临床数据在内的更多实验数据的支撑和大量实例的验证,细胞免疫疗法将有望在中国迎来春天。
爱医观点
尽管CAR-T本身还有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细胞免疫疗法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并在非实体肿瘤领域成为杀死癌症的一把利刃。想获取更多医疗技术方面的资讯,可以关注爱医百科https://www.aiyichuandi.com/aybk的动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