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疗法有哪些副作用 免疫疗法副作用如何处理

  • 2019-09-18 13:58:39

近几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焦点。美国免疫学家James Allison和日本生物学家TasukuHonjo凭借「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肿瘤的疗法」获得了 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今天小医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免疫疗法有哪些副作用。

对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 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免疫检查点维持免疫稳态有关。研究表明,irAEs 可能与 T 细胞,自身抗体和炎症性细胞因子有关,且大多程度较轻、易于管理。

一、皮肤反应

皮肤反应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最常见且首发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皮疹、皮炎、红斑、掌跖红斑、光敏性反应、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荨麻疹及白癜风等。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皮肤反应的患者可以使用无刺激性的护肤品,避免在紫外线峰值时间进行户外活动,穿宽松、柔和衣物,避免擦洗或划伤皮 ,降低患皮肤不良反应的风险。

二、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第二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肛门疼痛、直肠出血、体重减轻和恶心呕吐。如果确诊为免疫相关性胃肠道反应,应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级给予相应的处理。

1 级腹泻或结肠炎 可以只用止泻药物、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的方法进行对症处理,无需停药。2~3 级胃肠道反应应停用免疫抑制剂,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在 1—2 周内症状会逐渐缓解。4 级腹泻或结肠炎在应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预防胃肠道穿孔可能,同时必须停用免疫抑制剂¨。

三、肝损伤

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单药治疗导致肝损伤的比例少于皮肤及胃肠道反应,且多为 1—2 级损 伤,约占 l%~6%。两药联合应用时,肝损伤的发生率可高达 15% 左右,约一半的患者发生 3~4 级肝脏损伤。

四、免疫相关性肺炎

免疫相关性肺炎通常是以肺间质及肺泡浸润为 主的非感染性肺部炎症,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干咳、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紫绀及疲劳,较少出现发热、寒战。

五、自主免疫性内分泌失调

已报道的自主免疫性内分泌失调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失调 [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下垂体炎、肾上腺功能减退等。

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特异性与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缓解。

爱医观点

总的来说,即使免疫疗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大多数都程度较轻,也易于管理。小医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疗法将有机会把癌症治疗引领进新的阶段。想要关注更多医学医药的前沿资讯,可以关注爱医百科https://www.aiyichuandi.com/aybk的动态更新。

预约海外医疗服务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第一时间与你取得联系
选择预约类型
Phone全国服务热线 400-076-3808
爱医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