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西替尼/Chemo在EGFR+ NSCLC中引发有意义的PFS
2023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公布的flura2 iii期研究(NCT04035486)数据显示,与单独使用奥西替尼相比,奥西替尼(Tagrisso)联合铂基化疗对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产生了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的无进展生存(PFS)益处。
Pasi A. Jänne,医学博士,在会议上介绍了FLAURA2研究的数据。
通过研究者评估,奥西替尼联合治疗(n = 279)的中位PFS为25.5个月(95% CI, 24.7-不可计算[NC]),而奥西替尼单药治疗(n = 278)的中位PFS为16.7个月(95% CI, 14.1-21.3),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8%。12个月的PFS分别为80%和66%,24个月的PFS分别为57%和41%。
当通过盲法独立中心评价(BICR)进行调查时,奥西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化疗的中位PFS为29.4个月(95% CI, 25.1-NC),而单独奥西替尼的中位PFS为19.9个月(95% CI, 16.6-25.3) 。
12个月的PFS分别为80%和67%,24个月的PFS分别为62%和47%。
在所有亚组中都观察到PFS的益处。
“奥西替尼加铂/培美曲塞为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一线治疗选择,”Jänne说,他是Lowe胸腔肿瘤学中心、Belfer应用癌症科学中心、Chen-Huang EGFR突变肺癌中心的主任,也是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高级医生,同时也是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哈佛医学院的医学教授。
Jänne也是2021年癌症护理巨头肺癌类别的获奖者,他补充说,EGFR-TKIs是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会进展,与预后不良相关的临床因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以及L858R突变。
“奥西替尼,第三代中枢神经系统活性EGFR-TKI,是egfr突变晚期NSCLC的首选一线治疗药物,基于FLAURA研究[NCT02296125]中奥西替尼与吉非替尼(易瑞沙)或厄洛替尼(特罗切瓦)的PFS/OS优势。”
在安全磨合后,未经治疗的局部晚期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在FLAURA2中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其中包括奥西替尼80mg /每日一次加培美曲塞500mg /m2联合卡铂曲线下面积5或顺铂75mg /m2每3周给予1次,共4个周期,或维持奥西替尼80mg /每日1次加培美曲塞每3周1次。
纳入的患者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居住在日本的患者年龄必须在20岁以上,病理证实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有外显子19缺失或L858R突变,世界卫生组织表现状态为0或1,既往未接受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全身治疗。那些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稳定的患者是允许的,所有患者在基线时都必须接受CT/MRI扫描。
主要终点是研究者和BICR使用RECIST 1.1标准的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反应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安全性和第二次疾病进展时间。
在基线时,患者的特征得到很好的平衡。在奥西替尼/铂/培美曲塞组中,中位年龄为61岁(范围26-83岁),大多数患者为女性(62%),华人亚洲人(25%)或非华人亚洲人(39%),WHO表现状态为1(62%),从不吸烟(67%),患有腺癌(99%),有转移性疾病(95%),有胸外转移(53%),42%的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EGFR突变为外显子19缺失(61%)和L858R缺失(38%)。基线中位肿瘤大小为57 mm(范围10-284)。
在奥西替尼单药治疗组中,中位年龄为62岁(范围30-85岁),大多数患者为女性(61%),华裔亚洲人(25%)或非华裔亚洲人(38%),WHO表现状态为1(63%),从不吸烟(65%),患有腺癌(99%),有转移性疾病(97%),有胸外转移(54%),40%的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EGFR突变为外显子19缺失(60%)和L858R(38%)。基线中位肿瘤大小为57 mm(范围11-221)。
在数据截止时,在联合组中,56%的患者(n = 154)和25%的患者(n = 68)分别仍在接受奥西替尼和培美曲塞的治疗。停药率如下:奥希替尼(44%;N = 122)铂(23%;N = 64),培美曲塞(75%;N = 208)。在单药治疗组中,45%的患者(n = 123)在数据截止时仍在接受治疗,55%的患者停止使用奥希替尼。
在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中,接受奥西替尼联合治疗的患者(n = 116)的中位PFS为24.9个月(95% CI, 22.0-NC),而奥西替尼单药治疗的中位PFS为13.8个月(95% CI, 11.0-16.7);。联合治疗组中无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n = 163)的中位PFS为27.6个月(95% CI, 24.7-NC),而奥西替尼单药治疗组。
EGFR外显子19缺失患者接受奥西替尼/培美曲塞/铂化疗(n = 172)的中位PFS为27.9个月(95% CI, 25.1-NC),而奥西替尼单药治疗。在L858R突变的患者中,联合治疗组(n = 106)的中位PFS为24.7个月(95% CI, 19.5-27.4),而单药治疗组。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和EGFR状态,通过研究者分析进行评估。
在分析时,到第二次疾病进展的时间和OS不成熟,成熟度分别为34%和27%。奥西替尼/培美曲塞/铂化疗到第二次疾病进展的中位时间为30.6个月(95% CI, 29.0-NC),而单独奥西替尼化疗为27.8个月(95% CI, 26.0-NC)。两组的中位OS均为NR。
在数据截止时,接受后续抗癌治疗的患者中,奥西替尼加铂/培美曲塞组的停药率为46% (n = 57 / 123)
奥西替尼单药治疗组60% (n = 91 / 151)。在两组中,细胞毒性化疗是最常见的二线治疗,分别用于65%和82%的继续接受抗癌治疗的患者。
肿瘤反应记录为最佳变化百分比和客观缓解率(ORR)。在奥西替尼/培美曲塞/铂组的279例患者中,靶病变大小的中位最佳百分比变化为-52.6%(范围为-100.0至20.0)。在奥西替尼单药治疗组(n = 278)中,中位变化为-50.0(范围:-100.0至40.4)。
联合治疗组和单药组的orr分别为83.2% (95% CI, 78.2%-87.4%)和75.5% (95% CI, 70.1%-80.5%) (OR, 1.61;95% ci, 1.06-2.44)。联合治疗组有1例患者完全缓解(< 1%),83%患者部分缓解(PR)。单药组的完成率和PR分别为1%和75%。在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中,分别有12%和18%的患者报告了持续至少35天的稳定疾病。分别有3%和4%的患者观察到疾病进展。
联合治疗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4.0个月(95% CI, 20.9-27.8),单药治疗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5.3个月(95% CI, 12.7-19.4)。
调查人员报告说,每一种治疗的安全性都符合预期,并且可以用标准的医疗实践来管理。在奥西替尼/铂/培美曲塞组中,奥西替尼暴露的中位总持续时间为22.3个月(范围0.1-33.8),而在奥西替尼单药治疗组中,奥西替尼暴露的中位总持续时间为19.3个月(范围0.1-33.8)。在联合治疗组,培美曲塞周期的中位数为12个(范围1-48个),212名患者(77%)完成了4个周期的铂基化疗。
在联合用药组(n = 276),所有患者均发生任何原因的不良反应(AE), 64%的患者发生3级或以上AE, 7%的患者发生导致死亡的AE, 38%的患者发生严重AE, 48%的患者发生导致停药的AE。当治疗中断时,分别有11%、17%和43%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导致与奥西替尼、卡铂或顺铂或培美曲塞相关的停药。
在单药治疗组(n = 276)中,97%的患者发生任何原因的AE,其中27%发生3级或以上AE, 3%发生AE导致死亡,19%发生严重AE, 6%发生AE导致停药。
在联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中,97%和88%的患者报告了可能与治疗有因果关系的不良事件,其中53%和11%的不良事件为3级或更高。在联合组中,有81例(29%)事件发生在奥西替尼组,104例(38%)事件发生在顺铂或卡铂组,130例(47%)事件发生在培美曲塞组。联合治疗组有5例患者报告了导致死亡的不良反应,单药治疗组有1例患者报告了导致死亡的不良反应。在联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中,分别有19%和5%的患者报告了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联合用药组最常见的1/2级不良反应为恶心(42%)、腹泻(41%)、贫血(27%)、便秘(29%)、食欲下降(28%)、皮疹(28%)、疲劳(25%)、呕吐(25%)、口炎(24%)和甲沟炎(23%)。3级事件包括贫血(20%)、中性粒细胞减少(19%)和血小板减少(12%)。4级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血小板减少症(2%)、COVID-19(< 1%)和白细胞计数减少(< 1%)。
在单药治疗组中,最常见的1/2级ae是腹泻(40%)、甲沟炎(26%)、皮肤干燥(24%)和皮疹(21%)。3级事件包括食欲下降(1%)、中性粒细胞减少(1%)、血小板减少(1%)、腹泻(< 1%)、疲劳(< 1%)、口炎(< 1%)、甲沟炎(< 1%)、ALT水平升高(< 1%)、AST水平升高(< 1%)和白细胞计数升高(< 1%)。单药组无4级ae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分组术语,在奥西替尼/铂/培美曲塞组中有8例(3%)患者报告了任何级别的间质性肺病,在奥西替尼单药治疗组中有10例(4%)患者报告了该疾病。
研究人员指出,正在进行的分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和进展、进展后终点、患者报告的结果和随后的治疗。此外,循环肿瘤DNA (ctDNA)分析将用于鉴定耐药机制和ctDNA动力学。
在对数据的讨论中,中国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教授,医学博士吴义龙(Yi-Long Wu)对研究人员的发现表示赞赏,但警告在没有OS数据的情况下使用EGFR TKIs联合化疗。“数据显示,更长的PFS益处伴随着更高的毒性,”吴说。如果OS阳性,FLAURA2策略将成为egfr突变株一线治疗的新标准。如果FLAURA2的OS为阴性,则意味着患者接受化疗的时间较早或更长。”Wu还指出,CNS的数据很有趣,耐药机制可能会影响OS,需要更明确。
在最后一个问题中,吴问道:“医生和患者如何看待奥西替尼与化疗的关系?”在一项调查研究中,结果显示,医生回应说化疗是可以忍受的,但大多数患者不同意。在71名医生中,84.5%的人表示,如果联合耐药仅延迟10个月,他们将选择单一治疗方案。
在选择联合用药前,预计耐药性延长的时间依次为12个月(38%)、18个月(37%)、2年(9.9%)、2年以上(15.5%)。对于患者(n = 170),如果延迟耐药10个月,72%的患者会选择联合用药。患者和家属(n = 363)表示,在选择联合用药前,他们预计会延迟12个月(18%)、18个月(10%)、2年(15%)或2年以上(57%)。
“我们是否需要在一线环境中对egfr突变的晚期NSCLC进行联合治疗?”是的,我们需要它。我们需要更有效、毒性更小的联合治疗,这对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来说是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