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白血病负担如何,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R/R AML均有益处
发表在《血液学年鉴》(Annals of Hematology)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复发/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非缓解期患者可以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获益,无论其在手术过程中的白血病负担如何。
研究人员报告,38.6% (95% CI, 37.5%-39.7%)的患者在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00天内发生1 - 4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慢性GVHD 2年累积率为50.4% (95% CI, 47.6%-53.3%)。此外,患者中至少中度和至少重度慢性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45.6% (95% CI, 42.0%-49.2%)和25.3% (95% CI, 19.6%-30.9%)。
100天治疗相关死亡率(TRM)为13.8% (95% CI, 13.3%-14.4%), 1年为22.8% (95% CI, 21.9%-23.7%), 2年为26.7% (95% CI, 25.5%-27.8%)。总体而言,43.2% (n = 19/44)接受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复发;63.2% (n = 12/19)的患者移植后6个月内复发,84.2% (n = 16/19)的患者移植后1年内复发。研究者强调,1年的累积复发率(CIR)为39.4% (95% CI, 38.0%-40.7%), 2年的累积复发率为53.0% (95% CI, 51.0%-55.1%)。
1年和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分别为37.8% (95% CI, 24.8%-57.7%)和20.3% (95% CI, 9.1%-45.3%),移植后2年无患者复发。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1个月(95% CI, 5.8-45.5),研究人员报告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5.3% (95% CI, 41.1%-74.3%)和44.4% (95% CI, 30.2%-65.4%)。
该研究根据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骨髓受损伤将16名患者分为2个亚组,A组包括骨髓母细胞计数低于20%的患者,B组包括骨髓母细胞计数20%或更高的患者。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两组之间的结局包括OS、LFS、CIR和TRM没有显著差异。
“我们的研究表明,无论白血病负担如何,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非缓解]状态的[复发/难治性]AML患者是有益的,并且髓外白血病的存在不会对移植后的临床结果产生不利影响。”这也可能与我们研究中患者的相对年轻有关,”研究作者写道。“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慢性GVHD患者可以从增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中获益,从而降低复发率。然而,建议将[慢性]GVHD控制在轻度至中度水平,以避免危及生命的严重[慢性]GVHD的风险。”
这项回顾性研究的研究人员评估了2013年至2022年间44名接受补救性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合并髓外白血病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成年患者的结局。在调理方案方面,38例患者接受了包括布苏凡在内的清髓调理,6例患者接受了依赖全身照射或全骨髓照射的清髓调理。根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为AML的患者在移植时年龄大于16岁。
患者中位年龄为34.5岁(16.0-54.0岁),大多数患者为男性(63.6%)。此外,大多数患者患有原发性AML(81.8%),中度风险细胞遗传学(40.9%),无FLT3突变(81.8%),骨髓原细胞高于5%(72.7%)。
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慢性GVHD可预防复发(HR, 0.14;95% ci, 0.03-0.62;P = .010)。研究人员还强调,移植后发生急性GVHD与较高的复发风险相关(HR, 4.44;95% ci, 1.38-14.27;P =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