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性肿瘤是工业化社会中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致死性疾病,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乳腺癌,男性是前列腺癌。肺癌和直肠癌在男、女性患者中分另例于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和第三位(Siegel等,2015)o肿瘤免疫治疗旨在恢复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尤其是T细胞功能,以对抗肿瘤。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也称免疫肿瘤学)逐渐成为卓有成效的肿瘤治疗方法(Mellman等,2011)o多种药物已经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可观的疗效。在此我们总结了FDA已批准用于临床实践的药物,这些药物旨在通过调整抗肿瘤免疫以使患者获益。
免疫系统与肿瘤
免疫系统与肿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目前根据肿瘤免疫学的理解肿瘤初期,免疫系统尝试清除被认为是“外源性”的肿瘤细胞,这一阶段被称为“清除阶段”。然而,由于肿瘤存在异质性,一些肿瘤细胞可以逃脱机体免疫杀伤,从而进入“平衡阶段”,在这一阶段,肿瘤细胞通过发生基因突变,使它们能够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监视,更好地存活下来。平衡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肿瘤细胞发生连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修饰,以使它们逃过宿主的免疫监视而存活。该过程也称为“肿瘤免疫编辑”。当这些肿瘤细胞进入“逃逸阶段',肿瘤细胞会对免疫控制产生抵抗,肿瘤逐渐生长(Smyth等,2006;Dunn等,2004)。此外,肿瘤组织通过提呈自身抗原、抗原调控、建立免疫抑制状态、建立免疫细胞的物理屏障或表达低免疫原性抗原等方式,逃避免疫识别(Beatty和Gladney,2015)。
抗肿瘤的免疫应答需要一系列的分子事件:
肿瘤抗原从树突状细胞到可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调节性T细胞的有效“提呈”;
以上事件的循环在肿瘤患者体内被许多不同的机制干扰,包括:
1、免疫系统可能无法检测到肿瘤相关抗原;
2、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可能将肿瘤相关抗原作为自身抗原;
3、效应T细胞可能无法浸润进入肿瘤微环境;
4、肿瘤微环境可能抑制效应T细胞的产生(Motz和Coukos,2013;Chen和Mellman,2013)。而肿瘤免疫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肿瘤免疫的自然循环。肿瘤免疫治疗必须是精细调节的过程,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