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K抑制剂对Naïve与R/R CLL的ae /死亡率无差异
用第二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阿卡拉布替尼(Calquence)和扎努布鲁替尼(Brukinsa)治疗treatment-naïve或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然而,研究人员注意到,根据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的结果,BTK抑制剂显著降低了复发/难治性疾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并导致treatment-naïve疾病患者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研究人员强调,在复发/难治性组中,使用第二代BTK抑制剂的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和治疗组naïve (OR, 0.84;95% ci, 0.52-1.36;I2 = 33.0%)。所有患者全因死亡率的OR为0.83 (95% CI, 0.65-1.06;I2 = 0.0%)。
复发/难治性CLL患者心血管事件导致死亡率显著降低(OR, 0.16;95% ci, 0.03-0.78;I2 = 0.0%)。此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OR为1.02 (95% CI, 0.06-16.44;I2 = 67.0%)和0.36 (95% CI, 0.08-1.65;I2 = 45.0%)。
使用BTK抑制剂治疗可显著增加出血风险(OR, 6.18;95% ci, 4.38-8.71;I2 = 0.0%),与复发/难治性组相比(OR, 1.31;95% ci, 0.55-3.15;I2 = 93.0%)。此外,treatment-naïve疾病患者发生大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OR, 2.84;95% ci, 1.16-6.90;I2 = 0.0%)与复发/难治性疾病患者相比(OR, 0.84;95% ci, 0.50-1.41;I2 = 0.0%)。
treatment-naïve组和复发/难治性疾病组在高血压和卒中方面无显著差异。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可能有必要进行额外的大规模对照试验,以确认第二代BTK抑制剂在该患者群体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本荟萃分析的研究人员通过PubMed、Cochrane、Scopus和Embase等数据库对评估BTK抑制剂治疗CLL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搜索,截止日期为2023年1月14日。评估acalabrutinib或zanubrutinib在任何临床环境下治疗CLL患者的2期或3期随机临床试验有资格成为meta分析的一部分。研究者使用I2来测量异质性。
分析的终点包括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出血、大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心房颤动和心脏骤停。研究者还评估了导致死亡和全因死亡率的心血管不良事件。作为亚组分析的一部分,比较了第二代BTK抑制剂与依鲁替尼(Imbruvica)的结果。
在数据库检索之后,研究者最初总共检索了1774项符合条件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有5项被用作荟萃分析的一部分,其中3项评估复发/难治性CLL患者,2项评估treatment-naïve疾病患者。
总的来说,在荟萃分析中评估了2588名CLL患者的数据。在这些患者中,1484例复发/难治性疾病,1104例患有treatment-naïve疾病。
研究人员在2023年血液肿瘤学会(SOHO)年会上的海报部分展示了这些发现。